返回

镇国谋士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335章 魏国群臣震惊:王景竟想出如此歹毒的计策!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魏国,金龙殿。

    朝堂外阳光明媚,朝堂上却一片死寂。

    魏惠子环视大殿,满脸失望之色,看了一眼身旁的大太监。

    大太监会意点头,高声道:“有事启奏,无事退朝!”

    群臣纷纷抬头,退朝?

    魏国之外的列国都打成了一锅粥,这么关键的时候不该商议如何应对乱局、如何从中攫取利益吗?

    怎的就这般随意地退朝了?

    “陛下,微臣有事启奏。”丞相孙泰出列。

    “准!”

    “当今之势,楚国内乱,齐伐吴,赵伐燕,大乾浑水摸鱼,攫取大片城池。

    独我魏国什么也不做,已然落于人后了。

    臣请陛下与诸位同僚尽快商议出一个对策,我大魏不能毫无建树!”

    此言一出,朝臣们愤慨不已。

    先前三国联合起来威胁魏国,他们还以为列国都想繁衍生息,不愿卷入大战,这才威胁魏国。

    没想到列国暗中皆有动作!

    从各国的探子传回来的情况来看,赵国目前获利最多,一路向东北打到了辽东关,夺取城池十六座!

    齐国也是一路平推,越过盐湖之地,已经兵临吴国都城建康北面了。

    大乾在三国之中攫取的城池最少,却不费一兵一卒!

    只有魏国真个一动不动,什么好处也没捞到!

    魏惠子嘴角扯动,“既然孙爱卿这么说了,诸位不妨议议吧。”

    一人拱手上前,“陛下,既然列国各有征伐,我大魏正好趁此机会伐韩,夺取阳城、丹陵等地,也好过无动于衷。”

    此言一出,群臣纷纷附和,“不错,西失东取,以英武王带兵之能,定能轻易取此二城。”

    “齐伐吴、赵伐燕、乾偷楚,我大魏伐韩,列国正好无暇顾及!”

    “若不取城,此消彼长之下我大魏就是削弱!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群情高涨。

    魏惠子眼底泛起意外惊喜,冲孙泰轻轻点头。

    群臣终于开窍了!

    这一段时间以来,一直听到三国斩获,他早已急得心痒难耐。

    再这么下去,等时局已定,乾、赵、齐就开始打魏国的主意了。

    而孙泰也暗自欣喜不已。

    他得了某位存在的密信授意,替魏皇说出不便开口的事,果然得了赞赏!

    一人出声:“既要伐韩,该有出兵理由,否则别国干涉,却是麻烦。”

    “乾、赵、齐各自忙着攫取利益,怎有功夫干涉我大魏之事?”

    “大乾在河东之地有兵马未动,若要干涉,我大魏又该如何?”

    “榆关有左起将军跟魏武卒,你当是摆设?”

    “此前我大魏占据平阳地利,有王景、左起两位将军,更有偷袭先机,结果呢?”

    此言一出,不少朝臣看向角落里一直没吭声的王景。

    感受到众人目光,王景不由攥拳。

    该死!

    此前他主张袭取楚国城池被众人攻讦,他便再未发一言。

    如今事实证明他当时的主张是正确的。

    即便如此,他仍没吭声。

    没想到他都这样了,朝臣们还不忘嘲讽他!

    以他现在的处境,哪里还需要许良去离间!

    说到底,导致魏国目前处境的罪魁祸首是他吗?

    是魏皇自己啊!

    轻信什么魏行的话,让左起率军袭取河西之地,结果却被大乾杀的损失惨重。

    若不是自己被俘……

    王景心底叹息。

    说到底,还是因为他被俘。

    上至魏皇,中到魏婴,下到朝臣乃至百姓,都将河西大败的罪责都推到了他身上。

    便是他想建功,也没人愿意相信。

    魏惠子之所以用城池换他回来,似乎不是惦念他有功于魏国,而是不想被人诟病薄恩寡义,更不想承担河西大败的责任……

    面对群臣目光,王景只当没看到。

    群臣十分鄙夷。

    这种败军之将,竟还有面目站在朝堂之上。

    换了他们,或自刎于阵前,或主动请辞,总好过厚颜站在朝堂上,空享俸禄。

    群臣中,魏婴轻咳一声,“诸位,既要伐韩,本王愿意亲自带兵。

    但如陈大人所说,需得找到出兵的理由,

    否则列国干涉,难免纠缠不休。”

    群臣思维终于被强行拉回,再次议论开来。

    “就以韩国得国不正,韩智子言而无信,害古晋被瓜分……”

    此人还未说完,群臣纷纷看傻子一样看他。

    说韩国得国不正,他们魏国又能好到哪里去?

    韩赵魏三家分晋时,他们可都是在晋国的“尸体”上得了好处才立的国。

    老二笑话老三?

   

第335章 魏国群臣震惊:王景竟想出如此歹毒的计策!(1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